客户委托代采2万元网卡,竟卷入京东公户诈骗陷阱!一个"合同款"备注救了我们...

技术分享 · 10 天前

一条转账备注的价值,有时等同于2万元。

上周五下午,我正在处理日常订单。群友老张(也是老客户)突然发来消息。他说:"张工,整机配置确定了,另外还需要加几块超融合网卡。供应商要求对公支付,我这单独入账配件的话比较麻烦。麻烦你帮我代付一下,2万块我现在转你。回头和整机一起开票。"

看到消息时,我没多想。客户自己采购配件合并开票是常事。对公账户交易也算常见。加上他在群里的活跃表现,我迅速确认了网卡型号和数量。我通知财务准备处理这笔2万元的对公付款。

这一次看似寻常的"顺手帮忙",差点让我们和客户共同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双重疏忽的陷阱:信任如何为骗局铺路

老张在闲鱼上看到这个网卡供应商,马上就被吸引了。店铺看起来特别专业,各种高端网卡的图片和参数写得详详细细的,关键是价格便宜啊,大概八折的样子。老张当时就心动了,毕竟项目急着要用网卡。

说要对公支付的时候,老张反而觉得更靠谱了。他心想:"对公转账还能有假吗?还能开发票,这不就是正规渠道嘛!"

骗子这时候就开始展示"专业"了。他跟老张说:"我们在京东开了自营店,用的是京东官方的收款账户,绝对没问题。"然后给了个账户名——"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听是京东的,老张就彻底放心了。骗子还很快发来了一份看起来很正规的采购合同,公司抬头、公章、产品型号、价格什么的都写得清清楚楚,跟平时的商务合同没什么两样。

老张既没想过去京东平台查查这个店铺是不是真的,也没核实过这个对公账户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老张找我代付的时候,就简单说了句:"帮我往这个账户打2万块钱。"然后把骗子给的京东账户发过来,又说:"京东平台的钱,到时候和网卡一起开票,合同在这。"

我当时想,钱是老张自己转过来的,东西也是他要买的,合同都签好了,肯定是他自己已经核实过供应商了。

生死时速48小时:转账、失联、骗子最后的猖獗

随后,老张的资金到账,我司财务按流程操作。财务在对公转账附言栏里清晰地标注了"合同款"字样。这个无心插柳的动作,最终成为救命的钥匙。

付款后一切都显得"正常"。之前骗子已经发过合同,现在又发来一份"出库单"。单据上显示发货方写着"京东"相关信息。但骗子没明确是京东自营还是第三方。直到周日晚上,老张发来警报。老张说:"完了,那贩子闲鱼号被封了!电话也打不通!"

我们立即联系京东核实情况。京东客服告知:"您的款项已经被我们系统拦截并退回。"得知资金安全的那一刻,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但更气人的是,过了几个小时,骗子竟然还主动加微信联系老张,说:"可能是系统问题,退款收到了吧?需要重新支付一次才能发货。"骗子明知款项已被京东拦截退回,竟还想进行二次收割!

揭秘骗局:京东公户下的洗钱链

事后我们结合京东反馈和信息复盘,看清了这个骗局的五步运作流程:

第一步:闲鱼精准钓鱼

  • 建立专业店铺形象,展示大量高端网卡产品图和详细参数
  • 以略低于市场价格的定价吸引急需特定硬件的目标客户

第二步:京东光环背书

  • 谎称在京东有自营店铺,借用京东品牌获取信任
  • 诱导使用"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户收款
  • 声称这是京东官方收款渠道,营造安全假象

第三步:公对公安全假象

  • 利用大众对公司转账的天然信任感
  • 掩盖京东结算账户的特定用途限制
  • 让受害者误以为对公转账绝对安全

第四步:提前布局虚拟订单

  • 合同签订后,骗子立即在京东平台生成相同金额的E卡等虚拟商品订单
  • 选择"对公支付"方式,使订单处于待付款状态
  • 一旦受害者对公货款进入京东账户,骗子的订单即时完成支付

第五步:秒速套现离场

  • E卡等虚拟商品立即到账,骗子完成快速变现
  • 将"采购货款"性质完美伪装为"平台消费"
  • 在受害人发现前完成全部资金转移,追踪难度极大

救命的三个字:为什么京东退回了这2万元?

关键就在于"合同款"这三个字。京东客服反馈了原因。客服说:"我们综合评估了转账备注、下单账户行为模型等多方因素。我们认为该笔款项不符合'北京京东世纪'账户的收款规范。"

这里要说清楚几点:

  • "北京京东世纪"账户本质:这是京东集团旗下公司账户。账户仅限于接收消费者在京东自营平台购物的结算款项。它不能用于任何第三方之间的合同采购款结算!它也不应该用于这种结算!
  • 骗子的逻辑断裂点:备注清晰写明的"合同款"与京东账户的"消费结算"功能冲突。这瞬间触发风控。
  • 行业潜规则:若备注为模糊的"货款"、"设备款"甚至空白,这笔钱极可能被系统视为正常的自营平台货款流入。钱最终变成骗子手中的虚拟卡资产!

我们遇到的五个风险误区,你踩雷了吗?

1. 误区一:过度信任"京东系"公户安全性

风险提醒:平台收款账户有严格限定用途!京东结算户≠通用收款池!

2. 误区二:对"公对公"转账无条件信任

风险提醒:对公账户本质只是工具。盗用伪造成本极低!

3. 误区三:委托代付等同于审核免责

风险提醒:受托方必须进行二次核验!委托≠责任转移!

4. 误区四:价格优先,忽视风险防控

风险提醒:异常低价+非标支付,诈骗概率超九成!

5. 误区五:认为转账备注可有可无

风险提醒:关键备注=风控报警器!精准描述能救命!

如果钱真的丢了,怎么办?

就算做了所有防护,骗术还在不断升级。如果你不幸中招:

  1. 立即双线举报
    • 向收款方平台举报账户滥用。如本次的京东。
    • 向骗子收款账户所在银行提交欺诈交易申诉。
  2. 尽快报案:携带转账凭证、聊天记录到辖区派出所立案。重点强调"利用平台账户洗钱"特性。

最后的话

这次事情最终没有造成实际损失。但这种隐蔽的诈骗手段正在大规模扩散。骗子们已经不满足于骗个人储蓄。骗子开始瞄准企业级支付通道。

我们享受着京东、支付宝等平台带来的信任红利。同时诈骗团伙正在撕下平台的信用标签为自己包装。每一个"京东级背书""公对公安全"的思维定式里,都藏着陷阱的入口。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的企业采购、项目负责人或财务人员。一条备注的价值,有时等同于公司数月的净利润。当所有人都看清陷阱时,骗局就无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