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技术的新突破最近,联想、戴尔、惠普等厂商推出了新一代工作站产品。现在,内存频率一般可以达到6400MHz。这是因为用了新的CUDIMM和CSODIMM内存标准。这个新技术让性能变高,也让高频率下更稳定。传统工作站内存频率的瓶颈在CUDIMM和CSODIMM标准出来前,工作站的内存频率一般都在5600MHz以下。主要有几个原因:传统DDR5 DIMM在高频下信号容易出问题时钟信号变弱和抖动多,数据传输不稳定高频下电气噪声更大PCB布线更难做高频下散热问题更难解决工作站是专业设备,对数据和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所以厂商只能把内存频率控制在能长期稳定运行的水平。DIY组装机与工作站的差异有些人会问,为什么DIY电脑早就能用更高频率的内存?这是因为消费级和工作站的需求不一样:DIY更看重性能,稳定性要求没那么高高端DIY主板用更激进的内存布线消费级主板有很多超频和电压调整选项工作站要保证7×24小时稳定运行专业应用对数据完整性要求更高CUDIMM/CSODIMM:内存技术的新方法DDR5内存频率越来越高,稳定性和数据完整性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JEDEC在2023年底出了新规
产品背景近日,戴尔正式发布了全新的 Dell Pro Max 系列产品线,针对 AI 发展带来的高性能计算需求。根据 IDC 的市场数据,到 2030 年,企业采购的商用 PC 中,工作站的比例将从目前的 5% 增长至 10%。作为工作站市场的领导者,戴尔此次推出的 Dell Pro Max 系列瞄准了 AI 开发、创意设计和高性能计算等专业领域。产品定位与架构Dell Pro Max 系列不同于普通商用设备,其核心目标是为专业用户提供工作站级别的性能体验。新品线分为两大类:AI 开发者专用设备:搭载 NVIDIA Grace Blackwell 架构的 GB10 和 GB300专业图形工作站:搭载 NVIDIA RTX PRO Blackwell 系列 GPU 的笔记本与台式机这些产品均采用了英特尔或 AMD 的最新处理器,并配备了用于 AI 加速的神经处理单元 (NPU)。AI 开发者系统详解(预计六月上市)Dell Pro Max With GB10这款紧凑型 AI 开发者系统主要面向入门级 AI 开发者、研究人员和学术用户。它采用 NVIDIA GB10 Grace Black
更新的简要介绍更新背景联想的 P3 系列自从 2023 年推出后,2024 年并未进行产品更新,主要原因是 CPU 架构没有变化。而今年英特尔的 CPU 接口从 LGA1700 升级至 LGA1851,伴随着芯片组架构更新,各大主机厂商也相应推出新产品。目前戴尔已将全线酷睿工作站产品从 W680 升级至 W880 平台,联想的更新也随之而来。更新内容随着英特尔新一代 W880 和 Q870 平台的推出,新款机器主要具备以下特点:支持最新的 LGA1851 Ultra2 代处理器主板集成雷电控制器CPU 内置 NPU 加速单元内存速度提升至最高 6400MHz全面支持 PCIe5 设备本次更新的产品此次更新主要针对酷睿工作站产品线,包括 P3 Tiny Gen2、P3 Ultra Gen2、P3 Tower Gen2 三款主力产品,以及面向中国市场的 P2 Gen2 特供产品。根据联想的产品周期,下一次更新预计将在 2027 年进行。P3 Tiny Gen2 更新内容P3 Tiny Gen2 整体而言是一次常规升级,外观设计保持不变,但带来了多项技术升级。相比前代更新:处理器升级至 Ul
证件照吐槽一下新的命名体系Dell Pro Max Micro FCM2250 是戴尔 Precision 3280 CFF 工作站的更新版本,引入了戴尔全新的 2025 年版本命名体系。产品名称为 Dell Pro Max Micro,Dell Pro Max 表示这个机器是戴尔的工作站产品,Micro 表示机器规格为超小机箱工作站。产品型号为 FCM2250,至于怎么解读 直接看下图吧....总结来说,就是新款的 Precision 3280 更新为全新的 Ultra 2 代桌面端处理器(同时吐槽下英特尔的命名体系,Ultra 2 代就是 14 代的更新版本。)有哪些更新总的来说,这一代还是有一些抓人眼球的更新的,以下为新款的更新内容:处理器:从 14 代酷睿更新至 Ultra 2 代,可选型号:Ultra 5 235Ultra 5 245Ultra 7 265Ultra 9 285芯片组:从 W680 升级至 W880处理器功率:从上一代的 80W 提高至 85W,进一步增强散热性能内存:最高频率支持 6400MHz(前款为 5600MHz)USB 接口:背面为 4 个 USB-
方案背景FPGA设备启动时间过长,主板POST已经走完还没有等到光纤采集卡的信号,这样POST已经走完,已经确定了PCIe的设备列表,导致第一次启动机器时系统识别不到设备。第一次启动后,再次重启,此时FPGA不会断电,持续工作中,所以第二次POST可以识别到。通常情况下的解决方案为,在 FPGA 预编程的时候,针对POST时间进行优化,但是可能在一些场景没有条件这样操作。这样设计一个脚本,实现在开机的时候检测是否存在该PCIe设备,如果不存在就重启系统,如果存在则不重启。以目前手头的一个英飞凌设备为例。方案内容以Ubuntu系统为例,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针对开机启动脚本有不同的设置方式。1. 创建脚本文件首先,创建并编辑脚本文件,比如 /usr/local/bin/check_fpga.sh:sudo nano /usr/local/bin/check_fpga.sh将一下脚本内容复制到其中:#!/bin/bash LOGFILE="/var/log/check_fpga.log" if [ "$EUID" -ne 0 ]; then
Berry Digital
Serve Your Digital Life